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,我們屬于最古老的國家;源遠流長的歷史讓我們得以以史為鑒,明未來。而在如今,出現了許多崇洋媚外的年輕人,他們盲目詆毀祖國的文化,無腦崇拜宣揚洋節,不良風氣“大行其道”,主流價值被“劣幣”驅逐,長此以往,社會風氣將會難以挽救,因此,只有讓傳統文化發揚光大,方能促進國家發展。
弘揚傳統文化需要創新形式。創新能夠讓我們看到新生事物的“亂花漸欲迷人眼”;更能夠感受到古老技藝的“柳暗花明又一村”,面對部分文化的沒落,技藝傳承的后繼無人,我們需要與時俱進,創造新的外殼展現。近些年,影視作品“出圈”,我們看到“哪吒”的爆火,蘊含著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的感慨,激勵著人民奮發向上;亦能看到李子柒打造的“田園生活”,自給自足,教授著觀眾各種古老菜品、家具的制作,令人耳目一新;央視出臺的《詩詞大會》,讓群眾看到詩詞歌賦的優美意境,感嘆古人文字的魅力,激起觀眾的學習興趣;種種文化的傳承以新的形式被我們看到,激起人民的興趣,更能讓更多炎黃子孫關注到文化的現狀,從而加入其中,為文化的發展“建功立樹”。
弘揚傳統文化需要活化利用。利用是保護的拓展,合理利用是最好的保護。深入挖掘、廣泛傳播文物蘊含的文化精髓和時代價值,創新文物合理利用方式,推動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全面融入經濟社會發展,才能為文化發展注入蓬勃生機。比如,強化公共文化服務功能完善制度管理,提升服務水平,可以讓文化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群眾;加強文物價值闡釋傳播,融通多媒體資源,通過三微一端,微信等拓展傳播渠道,吸引人們的關注程度。推動文物活化利用,不僅能讓沒落的傳統文化重新煥發光彩,也有助于人們更好認識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。
細品文化,我們會發現其中蘊涵著豐富知識、智慧、藝術,是我們無價的寶藏,也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資源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要堅持“在保護中發展、在發展中保護”,堅持創造性轉化、創新性發展,我們必能讓傳統文化活起來、火起來。
政道教育 | 安徽人事考試網 | 政道名師 | 安徽公務員 | 國家公務員 | 事業單位 | 選調生 | 大學生村官 | 三支一扶 | 教師 | 遴選
政道教育 版權所有 安徽事業單位考試 安徽公務員考試 Copyright © 2018-2022 ahrsksw.net 皖ICP備18012567號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