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新時代十年來,我國航天和深空探測領域取得重大成就。關于我國在這一領域中的國際地位,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:
A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的國家
B我國是世界上第二個將探測器安全地送到火星表面的國家
C我國是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研究和制造空間站的國家
D我國是世界上第四個獨立擁有成熟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
2.下列與病毒、細菌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:
A病毒是細菌的一種
B病毒以二分裂方式增殖
C病毒可以被細菌感染
D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
3.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,世界各國陸續開展新冠疫苗的研制和接種工作。截止目前,中國已研制并接種多種疫苗。關于新冠疫苗,下列說法正確的是:
A接種后發熱疼痛反應越明顯則疫苗效果越好
B接種疫苗是實現群體免疫的有效途徑
C接種疫苗后接種者核酸檢測呈陽性
D新冠疫苗均屬于RNA疫苗
4.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,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:
A為防止月餅等食物氧化變質,常在包裝袋里放入燒堿
B海水中加入凈水劑明礬能夠使海水淡化達到飲用水的標準
C糖類物質是食物中重要的組成部分,同時也是產生能量最多的物質
D維生素C有較強的還原性,高溫烹飪青菜會導致其維生素C流失
5.2020年2-3月,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接連發現三顆近地小行星,并對其開展了跟蹤觀測,以評估與預測對地球環境和人類生存安全可能產生的影響。若近地小行星撞擊地球,下列說法錯誤的是:
A小行星穿越大氣層時,其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,產生高溫
B小行星穿越大氣層時,大氣中的氮氣在高溫條件下與水化合成硝酸鹽,形成強酸雨
C小行星穿越大氣層后,其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,產生極大加速
D小行星撞擊地球后,可能引發地震、海嘯、火山噴發、森林大火等次生災害
政道教育參考答案:
1.本題考查科技常識。
A項正確,嫦娥四號于2018年12月8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,2019年1月3日在月球背面預選區南極—艾特肯盆地馮·卡門撞擊坑著陸。嫦娥四號是中國探月工程二期發射的月球探測器,也是人類第一個著陸月球背面的探測器;實現了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。
B項正確,中國首枚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于2020年7月23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,2021年5月15日成功著陸火星北半球的烏托邦平原,中國成為了第二個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的國家。第一個成功著陸火星的國家是美國。
C項正確,2022年,中國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進入空間站建造階段,將完成問天實驗艙、夢天實驗艙、神舟載人飛船和天舟貨運飛船等6次重大任務,全面建成空間站,實現首次6個航天器組合體飛行,首次航天員駐留達到6個月,首次兩個乘組6名航天員同時在軌??臻g站建成后,每年與載人飛船、貨運飛船對接若干次進行補給,在400千米左右的軌道高度上維持設計壽命10年的運行,我國也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研究和制造空間站的國家。前兩個國家分別是前蘇聯和美國。
D項錯誤,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(BDS)是中國自行研制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,是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(GPS)、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(GLONASS)之后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。2017年11月5日,中國第三代導航衛星北斗三號首次發射,標志著中國正式開始建造“北斗”全球衛星導航系統。2018年12月,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,開始提供全球服務,這標志著北斗系統服務范圍由區域擴展為全球,北斗系統正式邁入全球時代。2020年6月23日,中國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成功,標志著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。2020年7月31日,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。
本題為選非題,故正確答案為D。
2.本題考查科技常識。
A項錯誤,病毒不是細菌。細菌是原核生物的一種,主要特點是沒有核膜,其遺傳物質分散在細胞質內一個相對固定的區域內,稱為核區。病毒構造很簡單,外面是一層蛋白質,稱為病毒外殼。蛋白質外殼內部包裹著病毒的遺傳物質,可以是DNA,也可以是RNA。
B項錯誤,病毒增殖的方式是以其基因為模板,合成與原來一樣的基因,這種以病毒核酸分子為模板進行復制的方式稱為自我復制。以無性二分裂方式繁殖(裂殖)的是細菌,細菌在生長到一定時期,其細胞中間會逐漸形成橫隔,由一個母細胞分裂為兩個大小相等的子細胞。
C項錯誤,病毒不能被細菌感染,相反,病毒能感染細菌。侵襲細菌的病毒有一個專門的名字叫噬菌體。噬菌體具有病毒的一些特性:個體微小;不具有完整細胞結構;只含有單一核酸。
D項正確,病毒是一種個體微小,結構簡單,只含一種核酸(DNA或RNA),必須在活細胞內寄生并以復制方式增殖的非細胞型生物。因此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。
故正確答案為D。
3.本題考查科技常識。
A項錯誤,新冠病毒疫苗不良反應分為一般反應和異常反應,前者主要表現為接種部位紅腫、硬結、疼痛等局部反應,以及發熱、乏力、頭痛等全身反應,是一過性的、輕微的機體反應,通常不需要治療;后者主要指造成受種者的器官或功能損害的相關反應,常表現為急性嚴重過敏性反應等,極少發生,需要及時就診治療。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后不良反應因人而異,存在個體差異。接種完疫苗后反應明顯,并不意味著疫苗效果好,兩者沒有直接關系。
B項正確,一般而言,傳染病的傳染力越強,則需要越高的人群免疫力。人群免疫力跟疫苗保護效力和疫苗的接種率呈正比。因此,要達到足夠的人群免疫力,需要有足夠高的接種率,也就是絕大多數人都接種疫苗。反之,如果不接種的人比較多或大多數人不愿去接種,就形成不了牢固的免疫屏障,有傳染源存在時,容易出現疾病的傳播。因此,接種疫苗是實現群體免疫的有效途徑。
C項錯誤,《全員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組織實施指南(第二版)》明確,被采樣人員采樣前48小時不能接種新冠病毒疫苗。因為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后48小時內進行核酸檢測可能檢出假陽性結果。而超過48小時后可以進行核酸檢測,核酸檢測大多采集的是呼吸道標本,而新冠病毒疫苗是在上臂三角肌處進行接種,且我國目前接種的新冠病毒疫苗是把病毒滅活后制成的,并不會在體內增殖,也不會使人感染病毒,因此不會出現由于接種疫苗后接種者核酸檢測呈陽性的情況。題干之說接種疫苗后核酸檢測呈陽性,說法不準確。
D項錯誤,目前新冠疫苗的種類主要有核酸疫苗(分為RNA疫苗和DNA疫苗)、滅活病毒疫苗、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、重組病毒載體疫苗等。
故正確答案為B。
4.D項正確,維生素C又叫抗壞血酸,具有很強的還原性,易溶于水,廣泛存在于新鮮蔬菜水果中。高溫烹飪青菜會導致其維生素C有所流失,高溫長時間加熱的情況下,維生素C損失更多。
故正確答案為D。
5.本題考查科技常識。
A項正確,小行星穿越大氣層時,小行星和大氣摩擦生熱,小行星表面溫度升高,這是通過克服摩擦做功的方式使其內能增加的,在此過程中把機械能轉化為內能。
B項錯誤,小行星穿越大氣層時,氮氣和水不會發生反應,不會形成強酸雨。當小行星撞擊地球時,大量的硫磺氣體被釋放到大氣中,容易形成強酸雨。
C項正確,小行星在空中加速降落時,不考慮質量變化,速度增大,高度減小,所以動能增加,重力勢能減少,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。
D項正確,小行星高速沖進地球大氣層,壓縮前端的大氣層分子,形成強大的高溫高壓沖擊波,沖擊波撞擊地面,誘發強烈的地震和海嘯,引發森林大火,使撞擊的靶巖氣化、熔融、破碎和濺射,挖掘出一個巨大的撞擊坑。
本題為選非題,故正確答案為B。
政道教育 | 安徽人事考試網 | 政道名師 | 安徽公務員 | 國家公務員 | 事業單位 | 選調生 | 大學生村官 | 三支一扶 | 教師 | 遴選
政道教育 版權所有 安徽事業單位考試 安徽公務員考試 Copyright © 2018-2022 ahrsksw.net 皖ICP備18012567號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