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9年春天,以毛主席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抱著必勝的決心進京,向世界宣布中國人民從此不再受人欺辱,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,著名的“趕考”命題也由此誕生。七十多年來,歷屆黨和國家的領導集體始終傳承黨的趕考作風,將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核心追求。如今,習總書記再次強調,雖然我們取得了巨大進步,但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依然嚴峻,傳承趕考精神,答好時代答卷,依然是我們的必然選擇。
傳承趕考精神,需堅持不忘初心。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初,就是以為人民服務為歷史使命的。不管是在面臨列強侵略,還是國內反動勢力的挑戰,亦或是出現重大自然災害等問題時,中國共產黨員都能始終將為人民服務放在心中,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員用不懈的努力和付出,終于取得了現在這來之不易的成績。新時代背景之下,我國社會矛盾和問題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,外部世界局勢也和以前大不相同,人民對于黨的期望和訴求也在不斷變化。但是越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下,我們更應該堅持初心,全新全意做好服務。正如新冠疫情爆發時,習總書記做出的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高于一切的重要指示,各級黨員干部以身作則,沖在抗疫一線,不懼病毒風險,用生命捍衛人民的利益,用實際行動向人民保證,為人民服務,始終是我黨不變的初心。
傳承趕考精神,要堅持謙虛謹慎。自古以來,歷代統治者都深諳一個道理:水能載舟,亦能覆舟。君舟民水,是先人早已明白的道理,而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,人民是國家的主人,也是我黨的權力來源,行使好人民賦予的權力,是我們黨的重要工作,這就需要黨員干部們始終保持謙虛謹慎的工作作風,始終將人民的權益保護和利益得失放在首位,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。然而,依然有個別黨員干部將黨章黨紀拋于腦后,將人民賦予的權利當做斂財武器,在人民面前作威作福,利用公權謀私利。
傳承趕考精神,需不斷改革創新。古語云:茍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時代在不斷變化,我們面臨的社會問題也在不斷變化,只有不斷革新看待問題的視角,改變想問題的方法,改進做事情的方式,才能真正做好各項社會服務工作。在剛剛完成的脫貧攻堅任務中,“互聯網脫貧”正體現了各級政府的改革創新。面對貧困地區交通不便,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原因導致的脫貧難題,各地政府紛紛將目光投向新興的互聯網直播行業,將扶貧項目和互聯網結合起來,將直播間設在田間地頭,不僅讓更多人了解了貧困地區人們的生活狀態,也解決了農產品的銷售問題,為脫貧致富提供了新思路。如今,脫貧工作已經取得了勝利,但如何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,推動鄉村振興的實現,需要我們繼續傳承趕考精神,做好改革創新工作,與時俱進解決各種問題。
行穩,方能致遠。人民的美好期望,始終是我黨為之奮斗努力的目標,時代不斷變化發展,滿足人民日益變化的美好生活需求,需要我們繼續傳承趕考精神,將黨的初心牢記心中,保持謙虛謹慎的工作作風,不斷改革創新,將人民的美好愿望――實現,努力實現鄉村振興戰略,建設美麗中國,答好時代答卷。
政道教育 | 安徽人事考試網 | 政道名師 | 安徽公務員 | 國家公務員 | 事業單位 | 選調生 | 大學生村官 | 三支一扶 | 教師 | 遴選
政道教育 版權所有 安徽事業單位考試 安徽公務員考試 Copyright © 2018-2022 ahrsksw.net 皖ICP備18012567號-2